English

绵延了一个世纪的“当春好雨”

1999-04-28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——《回眸〈新青年〉》滋润新一代学人 我有话说

本世纪初年风雨坎坷的历史变幻,终于积淀成了一次辉煌无比的精神洗礼:1915年9月,拥有永恒思想文化价值的一代名刊《新青年》(原名《青年杂志》)就这样问世了。当然,今天的我们已无法知道当年陈独秀、胡适、李大钊们的心情;但是,当手捧3卷本带着油墨香味的、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《回眸〈新青年〉》时,有一个声音却在我的耳际时时回响:“你如何能阻止我的心跳?”

应该说:这是一个世纪的期盼!在20世纪即将走完、百年沧桑如在眼前之际,我们的回眸自然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”。带着剪不断的历史文化情结,我们实现了认识“五四”的飞跃:一次当代灵感对历史思绪的开掘。“五四”,一个说不尽的精神话题。在中国20世纪的历史上,她无疑是一轮最为壮丽的精神日出。而作为她文化载体的《新青年》,则当之无愧地成为酿造这坛陈年老酒的精神酵母。如果我们要“超越五四”,又岂能不读《新青年》?

1995年夏天,我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。带着自己学生时代未消的激情,我与河南文艺出版社的青年编辑王国钦在一次邂逅中进行了“碰撞”。不料,我的沉寂多年的思想因子,竟与这位年轻的“老编辑”一拍即合,就在这一年,我开始了与王中江先生联袂主编《回眸〈新青年〉》的巨大工程。

也许有人要问:那么多往事,那么多故事,为何单单回眸《新青年》?这个问题提得好:作为一个“不可不谓任重而道远”的“士”,如果还具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,如果不读《新青年》,那他就很难读懂20世纪的中国,也就休想谈什么“超越五四”,更勿言什么当代中国的现代化。应该说,《新青年》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一面镜子,她提出的命题是一代思想先驱熟读中国历史之后凝结的火花。缺少了这面镜子,中国的现代化就如同失去了可以“燎原”的“星星之火”。

的确,在今天人们的心目中,《新青年》已不是一本简单的杂志,也不是一个区别于老年人的生命机体。而是一种精神现象,一种思想路径,一种思维方式,一种文化读本的代名词。基于这样的考虑,我们着手了《回眸<新青年>》的策划、选编、集萃。

开始的设想总是带点浪漫的情怀,而且认为只要将自己感觉是上品的文章入选即可。可后来的操作证明,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。的确,我们的错觉进一步证实了《新青年》体系的浩瀚、博大、精深。面对这么一尊颇具分量的思想雕塑,想随随便便就压缩得天衣无缝而又不失其元气,未免太天真了。怎么办?面对眼前已经敲定的选题,我曾和王中江、王国钦一道辗转反侧,夜不能寐。现在,大家看到的3卷本《回眸〈新青年〉》,就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。

数年来,我们一直关注着“五四”人物的历史命运。就个人的心得而言,“五四”在我心中是一脉神思永系的精神境界,而那一时代的先哲在我心目中永远是神圣的。我深深感到:于情于理,回眸《新青年》都势在必行,我决意去回首《新青年》。

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”对于世纪之初封建落后的中国来说,《新青年》的创办确乃一场春风鼓荡而来的“好雨”,她把“民主”与“科学”的种子第一次播洒在了神州大地;而对于世纪之末改革开放的中国而言,《回眸〈新青年〉》的出版未尝不是一场新时代的“好雨”,她将先驱者们的思想与精神,传递给我们这些跨世纪的后人,并激励和鼓舞我们为“重开文化新生面”而不懈地努力、努力、再努力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